學韓文數字,你是否也卡在「固有詞」和「漢數詞」的選擇困境?多數教學只給你規則,卻沒解釋背後的思考邏輯。這篇文章將徹底改變你的學習方式。我會帶你用一個全新的「雙軌工具箱」視角,讓你不再死記,而是真正理解這兩套系統的設計哲學。我們的目標,是讓你學會如何像韓國人一樣,根據情境直覺選用正確的數字,一次性解決這個核心痛點。
韓文數字的「雙軌工具箱」是什麼?又該如何區分?

想像一下,你的語言能力中有一個工具箱,裡面有兩套工具。固有數詞 (고유어 숫자) 是你那套「日常手工具」,用來處理具體、能用手觸碰或點算的實體事物。而漢數詞 (한자어 숫자) 則是你的「精密測量儀器」,專門用來處理抽象、標準化或序列化的概念。這個簡單的類比,是掌握一切的關鍵。
工具箱類比 | 數詞系統 | 核心用途 | 判斷口訣 |
---|---|---|---|
日常手工具 | 固有數詞 (하나, 둘, 셋…) | 計算具體、可數的物件 | 「點人頭、算東西、報鐘點」 |
精密測量儀器 | 漢數詞 (일, 이, 삼…) | 標示抽象、標準化的單位 | 「講日期、算鈔票、報號碼」 |
為何「點餐、報年齡」必須用固有數詞這套手工具?

現在,讓我們打開工具箱,拿出第一套工具——固有數詞。這套工具的設計哲學是「直觀性」。在韓國人的語言直覺中,凡是能用手指點算、在現實世界中一個個獨立存在的具體事物,都屬於這套「日常手工具」的工作範圍。接下來,我們將透過大量真實情境,讓你徹底內化這個概念。
哪些生活情境,是固有數詞的絕對主場?
在這些場合誤用漢數詞,就像用精密卡尺去量西瓜一樣,雖然可能得到數字,但極不自然。以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,只要掌握以下核心場景,就能覆蓋 90% 的日常應用:
情境分類 | 具體範例 (直擊痛點) | 韓文句子 (這樣說才道地) | 專家提示 (為何這樣用) |
---|---|---|---|
點餐購物 | 在咖啡廳點2杯美式 | 아메리카노 두 잔 주세요. | 「杯」是具體單位,用手工具數。 |
在麵包店買3個麵包 | 빵 세 개 주세요. | 「個」是最常見的量詞,必用固有詞。 | |
計算人數 | 跟餐廳店員說有4個人 | 우리 네 명이에요. | 「人」是活生生的實體,用手工具數。 |
家庭成員有5位 | 가족이 다섯 명입니다. | 同上,計算具體人數。 | |
表達時間 (小時) | 和朋友約下午1點 | 오후 한 시에 만나요. | 「小時」被視為一個個獨立的時間區塊。 |
現在是晚上10點 | 지금 밤 열 시입니다. | 記住!只有「小時」用固有詞,分秒不同。 | |
口語年齡 | 自我介紹說25歲 | 저는 스물다섯 살이에요. | 「歲」是計算生命年數的具體單位。 |
問小孩幾歲了? | 몇 살이에요? 일곱 살이에요. | 幾歲/七歲。回答時也用固有詞。 | |
計數動作 | 打電話打了3次 | 전화를 세 번 했어요. | 「次」被視為可數的行為單位。 |
讀這本書第2遍 | 이 책을 두 번째 읽고 있어요. | 「第幾次」的順序表達也用固有詞。 |
固有數詞 1 到 4 為何會「變身」?
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音優化規則,也是區分初學者和中級者的關鍵點。為了讓說話更流暢、更省力,當 하나(1), 둘(2), 셋(3), 넷(4) 這四個常用數字與量詞(如:個、歲、杯)結合時,會自動「縮短」以方便連音。這就像是為了讓工具更好握而做的貼心設計,5 以上的數字則沒有這個變化。
原形數字 | 變身後 | + 개 (個) | + 명 (名) | + 시 (時) | + 살 (歲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하나 (hana) | 한 (han) | 한 개 | 한 명 | 한 시 | 한 살 |
둘 (dul) | 두 (du) | 두 개 | 두 명 | 두 시 | 두 살 |
셋 (set) | 세 (se) | 세 개 | 세 명 | 세 시 | 세 살 |
넷 (net) | 네 (ne) | 네 개 | 네 명 | 네 시 | 네 살 |
為何「日期、金額」要切換成漢數詞這套精密儀器?

好的,現在把手工具放回工具箱,拿出我們的第二套工具——漢數詞。這套「精密測量儀器」的設計哲學是「標準化」。當情境從「計數」轉變為「標示」時,我們就需要它。漢數詞源於中文,其發音對中文使用者是巨大的優勢。它專門處理那些具有社會性、標準化或抽象序列意義的數字。你可以在需要韓文學習App的輔助下,強化對這些場景的記憶。
情境分類 | 具體範例 (直擊痛點) | 韓文句子 (這樣說才標準) | 專家提示 (為何這樣用) |
---|---|---|---|
日期與年份 | 今天是2025年10月26日 | 오늘은 이천이십오 년 시월 이십육 일입니다. | 日期是日曆上的標記,非計數。 |
金額與價格 | 這個一萬五千韓元 | 이거 만 오천 원이에요. | 貨幣是標準化的金融單位。 |
電話號碼 | 我的號碼是 010-1234-5678 | 제 번호는 공일공에 일이삼사에 오육칠팔이에요. | 號碼是序列,不是數量。 |
地址與樓層 | 我住在102棟304號 | 저는 백이 동 삼백사 호에 살아요. | 地址是用於定位的標籤。 |
公司在15樓 | 회사는 십오 층에 있어요. | 樓層是建築內的順序標示。 | |
時間 (分/秒) | 現在是3點 “50分” “30秒” | 지금 세 시 “오십 분” “삼십 초”입니다. | 分、秒是標準化的時間度量衡。 |
度量衡單位 | 請給我2公斤的豬肉 | 돼지고기 이 킬로그램 주세요. | 公斤、公尺等都是國際標準單位。 |
如何校正發音?專家指出的台灣人最大盲點在哪?

知道了規則,但說不出口或說得不像,是下一個痛點。根據韓國國立國語院 (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Korean Language) 的語言分析,非母語者最難掌握的就是終聲 (받침) 的正確發音。台灣學習者常習慣性地忽略或弱化尾音,這是造成「台灣腔」最主要的原因。要發出地道的韓文數字音,關鍵在於做出「乾淨利落的收尾動作」。
易錯數字 | 發音痛點 (哪裡卡關) | 解決方案 (刻意練習的動作) | 錯誤示範 (聽起來像這樣) |
---|---|---|---|
셋 (set) / 넷 (net) | 沒有做出「t」的斷音結尾 | 發音結束時,舌尖要輕輕抵住上排牙齒後方,停止送氣。 | 唸成中文的「ㄙㄟˋ」或「ㄋㄟˋ」,尾音消失。 |
일곱 (ilgop) | 在「p」的尾音後多加母音 | 發音結束時,雙唇要輕輕閉合,完全不要發出「噗」的音。 | 唸成「一溝波 (ilgopo)」。 |
여덟 (yeodeol) | 複合尾音想全部發出來 | 完全忽略右邊的「ㅂ」,只需將舌尖抵住上齒齦,發出「ㄹ」的音即可。 | 試圖發出「優兜噗 (yeodeolp)」。 |
육 (yuk) / 십 (sip) | 忽略連音規則 | 當它們遇到特定音時會變化,如 16 (십육) 要唸 [심뉵]。這是進階規則,初期先專注單字發音。 | 直接唸成 [십-육],發音生硬不連貫。 |
結論:掌握心法,告別死記硬背
想快速掌握韓文數字,關鍵不在於背誦,而在於理解其「雙軌工具箱」的思維模式。當你腦中能自動判斷現在是需要「手工具」還是「精密儀器」時,你就真正學會了。從今天起,拋棄死記硬背,開始用韓國人的方式思考數字吧!希望這份終極指南能幫你建立正確的學習框架,為你的韓語之旅打下最堅實的基礎。